訪談戶籍專家、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 王太元
近日,“購房落戶”在媒體引起廣泛熱議。有學者認為,“購房落戶”是戶籍改革的必由之路。而實際上,給本來沒有經(jīng)濟價值的戶口捆綁了諸多利益,用本來就不具有高低、貴賤、好壞等區(qū)別的戶口類別作為賦予社會權(quán)益、分配社會資財
的準據(jù),這才是最廣義“戶籍制度”全部問題的根源所在。把教育、就業(yè)、社會福利、住房、物價、工資等各個領域的各種具體利益,都繼續(xù)捆到戶口這一個領域來,這不是改革,也不可能達成改革的目標,只會延續(xù)甚至擴展以前的失誤。
購房準入未必比現(xiàn)行制度更公平
所謂“戶籍改革”有范圍不同的三層含義,三個層次各自有其“改革的核心”,但都肯定不是所謂“準入制”。媒體和公眾所說的,比事實上具體存在的“戶籍制度”的范圍大得多,其實這并不是一個具體的制度,而是根據(jù)不同戶口賦予不同社會權(quán)益、差別分配社會資財?shù)母鞣N制度的總稱。
廣泛意義的“戶籍改革”,我稱之為“計劃經(jīng)濟條件下所形成的整個社會管理制度向市場經(jīng)濟的整體變革”,這樣的改革,核心只能是剝離附著利益、回復戶籍制度本來面目,即管理住戶人口基本信息以服務全社會的基礎性行政制度。
目前的戶籍制度還不夠公平,還需要改革,我從來不懷疑。但是,“購房準入”等思路并不是這類改革的方向,因為,它并不“更公平”。“購房落戶”就能夠讓農(nóng)村人口進入城市成為市民?在目前高 房價的基礎上,有多少農(nóng)村人能走我們這些專家設計的這種“城市化道路”?其次,有“愿望”進城的農(nóng)村人就能夠進城當“完全”的市民?恐怕他們中的大多數(shù)都會因為“能力”的不足而不可能。
“購房落戶”能讓什么人受益?我看,溫州“炒房團”的太太們可以,因此,“購房落戶”可以為她們受益。這樣一來,我就有兩個問題了,第一,她們在一個城市一買就十來套,你給多少戶口合適?有多少的戶口讓她們?nèi)ベI?第二,她們在十個城市買房就給她們十個城市的戶口?
城外的相對富裕者不斷買房而獲得戶口,一方面使房價保持虛高甚至更加爬高,從而使政府更無力以財政補貼給相對貧困者以實現(xiàn)住房夢;另一方面,相對富裕者獲得戶口從而獲得有巨大財政支持的“城市福利”,整個城市居民的利益自然會被“攤薄”,這又增加了不公平;第三,即使不說錢,檢視教育、就業(yè)等發(fā)展機遇,難道不是相對有錢的城外人占用了相對無錢的城里人的社會資源?
要“憑房落戶”還是“購房落戶”?
建議者為什么只提“購房落戶”而不按照我們一貫的說法要求政府依據(jù)自有住房落戶?我估計,“購房落戶”能讓人們不顧虛高價格繼續(xù)買房,這才能刺激房市;如果“憑房落戶”,各個城市首先要解決積壓多年的歷史問題,就會極大增加財政支出,哪里還能刺激得了房市?
即使在目前制度的基礎上,成為完全意義上的市民的機會,遠比“購房落戶”多得多,優(yōu)先照顧本市居民配偶、子女、父母的“投親遷移”是一個辦法,上海吸引人才給戶口是一個辦法,“優(yōu)秀農(nóng)民工轉(zhuǎn)戶口”更是一個好辦法??上?,這些辦法都不是讓想要進城的人一次拿出多少錢,來“刺激”眼下的經(jīng)濟。所以,很多城市管理者沒有興趣,城市市民也不支持。例如,一個搞過“優(yōu)秀農(nóng)民工落戶”的城市,很多部門、很多單位就說“我們沒有農(nóng)民工”、“很多城里人的親屬還沒有戶口呢”!
“憑房落戶”也好,“投親優(yōu)先”也好,“人才優(yōu)先”也好,“優(yōu)秀者優(yōu)先”也好,之所以相對公平,是因為戶口不再決定住房、就業(yè)、教育、結(jié)婚之類社會生活,而是反過來由這些決定沒有經(jīng)濟價值的戶口,也就實現(xiàn)了“剝離附著利益,回歸戶籍本職”。
另外,剛才說的這些舉措,都不是“準入制”。因為,它不是事先管控的行政許可,而是事后依法承認公民自身努力結(jié)果的行政確認。按照這類途徑、辦法,政府沒有正式承認他合法居留資格的時候,很多人就可以不經(jīng)過政府“準許”而合法居留了;經(jīng)過一定時間社會生活的檢驗,這類人事實上已經(jīng)在城市合法長期居留而并未妨害他人和社會。用根據(jù)已有事實確認公民合法資格的“行政確認”替代由行政官員事先判定公民合法資格的“行政審批”,是世界行政管理改革的大趨勢,這才是戶籍改革的真正方向。
改革道路已開通:誰有病誰吃藥
戶籍改革的方向,肯定是實現(xiàn)遷徙自由。新世紀初,我滿懷信心地說,只要全社會上下一心共同努力,遷徙自由的法制格局,五年可成。注意,我前面有一個“上下一心共同努力”,這一前提因為改革思路迥異而未能形成;后面有一個“遷徙自由的法制局面”的限定,而這個限定,經(jīng)過近十年的努力,我們已經(jīng)可以看得見甚至摸得著了。
盡管遷徙自由至今沒有入憲,但是,中央關于和諧社會建設的決定和十七大、十七屆三中全會決議已經(jīng)為戶籍改革提供了政策基礎,而十六大以來建設以民生為核心的和諧社會的一系列努力,更是直接為戶籍改革提供了范例、掃清了障礙。因此,遷徙自由在如今,已不只是個人熱望而是實在的社會趨勢。
去年,我說得最重的一句話是“戶籍改革:思路不對,沒有出路”,只要死扭住戶口去爭取它背后的諸多附著利益,這改革就不可能成功,每個具體政策讓一部分人在某一領域趕上去了,卻讓其他人更不公平了,按下葫蘆起來瓢。
如果大家都能確認并切實實施“分進合擊”改革思路,找出哪些領域、哪些運用戶籍賦予社會權(quán)益、分配社會資財?shù)牟划斪龇?,貫?ldquo;誰有病,誰吃藥”、“誰的孩子哭誰抱走”原則,在中央政策要求和公眾依法維權(quán)的雙向夾擊之下,相關部門履行本職進行各個具體制度的廢、改、立,使之回歸相關法律的無歧視狀態(tài);在一些改革任務較集中的領域,有計劃地、按步驟地穩(wěn)妥推進,以免操之過急地改革給社會、公眾帶來太多、太大的社會問題;相關領域全面行動、具體穩(wěn)步推進的各項改革,自然會穩(wěn)步消除附著在戶籍制度之上、體現(xiàn)在各領域中的諸多歧視與不公,我們肯定可以很快地達到目標。